1949年6月,松江。
解放战争胜利的前夕,敌军还在进行着最后的抵抗,
虽然松江已经解放,但这座城市中依旧潜伏着大量的特务,
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敌军情报员将一份秘密情报带到了松江,准备与潜伏在这里的特务接头。
然而我方早已截获了情报,也得知了反动分子的身份,
于是设下天罗地网,只等两人接头,将他们一网打尽,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行动计划意外暴露,
我军将情报员重重包围,情急之下,特务只好抢过一个孩子当人质。
躲进街边的死角,做着最后的抵挡,
因为害怕伤及无辜,我军有些投鼠忌器。
就在局面僵持不下的时候,一声枪响,特务应声倒地。
孩子也被救了出来,但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向特务开枪的人,
隶属于敌军最知名的暗杀组——水母组。
水母组一直是敌军体系里最神秘的存在,
老大水母更是百发百中的狙击手,据说从未失手。
他们这次的任务也很简单,
如果情报暴露,就直接杀人灭口,
但这次,他们却失手了。
子弹偏离了要害部分几毫米,而那个情报员,也被送进医院抢救。
并不是水母组业务不熟练,而是有一位神秘人在枪响的瞬间抢先出手,
用木质小鱼打中了特务的手肘,让他阴差阳错避开了要害。
而这个神秘人,就是之前水母的好搭档——牧鱼。
水母和牧鱼曾经是出生入死的好搭档,牧鱼枪法了得,狙击枪使得出神入化。
后来因为一场意外,两人决裂。
牧鱼独自来到松江,当上了一位木雕师傅。
本想隐姓埋名,当个普通人,却不料还是被卷入其中。
很快公安根据线索找到了牧鱼,希望他能找到特务留下的秘密情报。
而另一边知道牧鱼身份后,水母组也展开了行动,
老大水母更是准备亲自出手,希望牧鱼回到自己身边再度联手。
牧鱼就这样成了正邪两方争抢的焦点人物,
但最终经历一系列的事件之后,
牧鱼决定弃暗投明,跟我军联手一起对抗水母,
曾经的生死之交,如今却成了不死不休的对手......
作为一部以解放前夕为故事背景的剧集,
《瞄准》的主角,是国产剧中很少提到的狙击手。
而作为剧集中的核心人物,《瞄准》对两位主角的刻画非常丰满。
水母和牧鱼,一正一邪。
牧鱼心地善良,为了给小女孩买生日礼物,更是当掉了自己的家当给小女孩买下了昂贵的蛋糕。
甚至在逃跑的过程中,也同样小心翼翼不让生日蛋糕损坏。
就是这样一个“居家好男人”,
却曾是水母暗杀组的二号人物,令人闻风丧胆的牧鱼。
业务能力了得,用一支钢笔尖,就逃出了戒备森严的公安部。
从嘴里吐出笔尖,开锁,打晕审讯的人,
最后将铁链固定在铁窗上,吸引守在外面的公安砸门,
运用他们的力量,生生的撬开了铁窗逃走。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再加上快节奏的剪辑,表现出了超强的业务能力。
而在逃跑的过程中,不惜被抓的危险,救下了抓自己的公安。
这样明显的反差不仅让观众印象深刻,
更是再一次突出了牧鱼矛盾的内心,让这个人物更加立体,
让牧鱼一看就是一个“有故事的男同学”。
他的对手水母也是个狠角色。
如果说牧鱼是无欲无求的隐士高人,那么水母就是另一个极端,
杀伐果决,说一不二。
暗杀任务失败后,水母组集结,迎接老大。
第一件事不是指定计划,而是留意起房间的布防,
发现了布防的漏洞之后,第一时间对下属进行了“惩罚”。
对外,他是一位来自法国的西点师,
对内,他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杀戮机器。
这个身份上的反差,又无形之中加深了观众对他的印象。
得知带着情报的特务已经抢救过来,
马上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带领水母组的成员来到医院实施暗杀。
找到情报员后,强行给他注射肾上腺素让其苏醒。
问下情报的下落后,直接一枪带走,不留后患。
就连松江市的情报处想指挥水母组,也被狠狠的教育了一顿。
笑容之下,藏着最锋利的刀。
能力强,心机深,任务高于一切,
可以说这样的反派才算的上可敬的对手。
老大水母不好惹,底下的小弟也没拖后腿,
得知特务被送到了医院,水母组全员出动,配合默契,
硬是靠着周密的计划潜入戒备森严的医院。
在公安的眼皮底下干掉了情报员,
这么看来,水母组可比“全员内鬼”的酒厂专业多了。
这么看来,牧鱼和水母之间,还有一种迷之的CP感。
而陈赫虽然在表演的综艺痕迹比较明显,但也正因为这种夸张的表演,
将水母表面从容,内心癫狂的性格很好的表现了出来。
除了人物形象丰满之外,《瞄准》在表现形式上也做了新的尝试。
作为一部时代背景特殊的剧集,影片没有偷懒直接靠旁白介绍背景,
反倒在一开场就是一场发生在码头的狙击战。
以小见大,通过事件引出松江市底下的三股暗流,
牧鱼、水母组、解放军公安局。
小小的松江,也成了三方角逐的战场。
形式上的突破这也让整个故事的节奏非常明快。
七集看下来,就出现了“码头狙击”、“极限越狱”、“夜闯医院”三个大情节,
不仅展现了各方势力的强弱,
事件与事件之间埋下伏笔,留下层层的悬念吸引观众。
除此之外,剧集中展现的细节同样让人称道。
以开场的码头狙击战为例,情报员找的位置位于街角,
三面是射击死角,唯一的正面也被孩子挡住。
而水母组的暗杀成员先是通过木雕摊子得天独厚的视角观察周围,
在用小风车测试风速,将信息传递给队友,
队友再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射击,确保万无一失,
一场任务,就将水母暗杀组的专业勾勒了出来。
电影通过丰富的地形细节,支撑起这段让人惊艳的“码头狙击战”,给观众不一样的观感。
优秀的人物,明快的节奏再加上丰富的细节,让《瞄准》甫一上线,就在豆瓣拿下7.7分的成绩,随着后续剧情的播出,评分更是涨到了7.9分。
与其说《瞄准》是一场狙击手之间的生死对决,倒不如说一场意志和信仰的较量。因为决定胜负的,往往不是枪法,而是他们拿起狙击枪的那一刻,内心里所瞄准的信念和勇气,向那些为国家鞠躬尽瘁的无名英雄们致敬。
后附剧情概要:1949年春,为破获保密局暗杀小组,争取国民党某兵团起义,松江市公安局专案组启用隐匿在民间的狙击高手苏文谦担任顾问,对抗保密局派出的一号杀手池铁城。苏文谦曾是与池铁城搭档多年的杀手,在与专案组成员一次次同生共死的考验中,曾发誓不再拿枪的苏文谦真正认识到了共产党才是中国的希望与未来,真心实意站到了人民一边,也重新找回了持枪的理由,决心不惜一切,挫败暗杀阴谋。两个一流的狙击高手因此展开了一系列斗智斗勇、惊心动魄的狙击对决。而这一场看似毫无关联的暗杀与反暗杀的较量,又关系着前方十万大军的生死命运。